本報記者 蔣肖斌《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30日09版)
  身著蒙古族服飾的韓婷在教唱 圖片由韓婷提供
  12月28日,北京市青聯委員、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鐵路文工團青年女中音歌唱家韓婷,在北京蒙古大營舉辦“為群眾歌唱,等你在敖包”新歌鑒賞與教唱會。
  本次活動由北京市青聯和中國鐵路文工團主辦,北京蒙古大營集團協辦。冬日的北京寒風凜冽,但現場依然聚集了60多位大爺大媽,在韓婷的指導下,唱起了這首反映蒙古族民族文化與生活的《等你在敖包》。馬頭琴現場伴奏,身著蒙古族民族服飾的姑娘們現場伴舞,更不用說熱騰騰的奶茶和奶豆腐等點心,營造了一場從眼睛、耳朵到舌尖的全方位的民族風情盛宴。
  今年“文藝工作座談會”講話的第二天,韓婷就帶領30多人的團隊赴河北壩上草原拍攝音樂電視作品《等你在敖包》。當時就計劃在兩個月後邀請社區群眾一起鑒賞並教大家學唱這首新歌。韓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大家都會唱《敖包相會》,但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敖包,拍攝這部MV,也是為了宣傳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敖包相會》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流傳至今已有61年,那究竟什麼是“敖包”?原來,在廣袤的草原上,古代的游牧民們為了找到道路和辨認方向,用石頭、木枝、沙土堆成“圓堆子”。祈福的人們不斷向“圓堆子”投擲石塊,插上柳枝和五顏六色的神幡,蒙語稱之為“敖包”,這是草原上神靈的象徵。後來牧民們按照“圓堆子”的形狀搭建“蒙古包”,成為臨時或長期居住的場所。可以說,“敖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生活文化的重要標誌。
  此次教唱的《等你在敖包》是對《敖包相會》這首經典老歌的繼承與發展。該曲的曲作者黃向光是一名殘疾人,在一次北京電視臺的訪談節目中認識了韓婷,從此給韓婷郵寄作品長達4年之久。從電話交流中,韓婷得知黃向光的百餘首作品都是在床榻上完成的。這種對藝術鍥而不捨、自強不息的精神打動了韓婷,從此韓婷一直有一個心愿——能演唱並推出黃向光的一首作品,這才有了今天的《等你在敖包》。
  韓婷介紹,“文化走基層,服務老百姓”的公益鑒賞教唱活動會持續進行,未來將深入到社區街道唱、到農民工兄弟中唱、到敬老院唱、到學校學生中間唱等等。韓婷笑稱:“現在‘檔期’很滿,很多社區、學校都很感興趣。我怎麼也得教幾十場、一百場!”
  韓婷說:“作為文藝工作者,就應該成為時代風氣的先覺者、先行者、先倡者,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與百姓市場接地氣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原標題:北京青聯委員韓婷公益教唱《等你在敖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p55ppnc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